全国首个自主可控机器人仿真实训场在武汉启用
2025-10-30 14:29:39 来源:第一财经
10月30日,全国首个全链条可自主掌控的机器人仿真训练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正式启用。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国外企业在机器人仿真训练领域的技术封锁,全球具身智能产业链迎来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长久以来,物理引擎技术一直被英伟达、谷歌等国外行业巨头所垄断。谋先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崔汉青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我们始终坚持从根源进行创新,每一行代码、每一条工具链、每一段数据管线,均为自主研发。”谋先飞自主研发的物理引擎MotrixLab,达成了全链路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
在训练场现场,第一财经记者佩戴上VR设备,踏入虚拟世界,对机器人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观察。当记者走进虚拟超市,伸手从货架上取下饮料时,现实世界中的机器人瞬间领会意图,也从货架上拿出了同款饮料。在虚拟卧室里,记者将被子叠好后,机器人也迅速把被子叠成了整齐的豆腐块。
谋先飞创始人崔汉青介绍称,仿真训练如同机器人的“虚拟学府”。从超市购物到餐厅服务,从家居整理到工业操作,无数高度仿真的场景如同游戏画面般流畅切换。不同形态的机器人以远超真机数据采集的高效,持续并行产生仿真数据,为机器人“大脑”的进化提供基础支撑,使机器人在上岗之前就能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岗前集训”。
当前,具身智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数据匮乏。一方面,真机数据的采集需要搭建真实场景,投入大量的机器人、遥操作设备和工作人员。虽然这种方式获取的数据质量上乘,但采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场景有限,导致数据产出量极少。另一方面,仿真数据通过搭建虚拟环境生成,虽然解决了成本高、场景少的问题,但也面临着核心挑战:怎样让仿真环境尽可能接近真实环境?
崔汉青表示,作为首款国产高性能自主研发的物理引擎,MotrixLab底座的算力消耗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以下,能够实现单卡千台并行训练,还可兼容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精度达到工业级别。基于MotrixLab搭建的仿真训练场,机器人不仅能够模拟商超、仓库、农田、厨房等日常场景,还能模拟精密车间、灾害现场等难以实际搭建的特殊场景,助力机器人在海量应用场景中不断探索,朝着更高精度、更强智能的方向发展。
目前,宇树、睿尔曼、星海图、加速进化、松延动力等行业领先的机器人设备均已接入MotrixLab进行试训,并且在实景测试中“一次通关”。
不仅仅是机器人训练场,武汉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全链条加速发展。在整机领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研发的“天问”系列机器人正在建设4条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年产量将达到1500台;光谷东智机器人现阶段年产能为300台,计划明年超过1000台。
在关键零部件配套领域,灏存科技自主研发的“运动神经中枢系统”,转角精度可精确到0.001度,延迟仅为3毫秒;华威科第2000台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电子皮肤已下线交付。
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武汉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重点进入汽车、医药流通、智能家电等行业进行“实训、工作”。在汽车、3C制造等领域,打造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产线与标杆工厂,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已构建起拥有31个关键零部件、覆盖率达85%的完整产业链,聚集了6家整机企业、超80家核心企业以及近千家关联企业。将设立1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从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场景开放、企业培育等多个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到2027年,武汉要打造出千亿级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并在电子皮肤、运动控制等细分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全国首个自主可控机器人仿真实训场在武汉启用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