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船订单量和造船价格仍处高位,支线市场机遇广阔
2025-10-30 15:06:36 来源:澎湃新闻
“当前,沪东中华的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
近日,在2025年中国船舶集团国企探访活动期间,中船集团旗下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近两年来,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许多船东对航线布局进行了调整,这进一步刺激了中小型船舶订单的增长。总体而言,部分箱船意向订单是否生效还需观察贸易局势的发展。对于沪东中华来说,目前其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充裕,将持续保持业务的稳定节奏,通过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来应对风险。
今年4月,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世界最大的24000TEU级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交付使用,再次刷新了我国双燃料集装箱船的建造纪录。6月,同系列的第二艘船也成功交付。沪东中华计划在2026年完成另外2艘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建造工作。
关于未来集装箱船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澎湃新闻记者从沪东中华了解到,今年仍是全球集装箱船的“定产高峰期”,订单数量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疫情过后集装箱班轮公司盈利颇丰,为避免资金贬值,它们倾向于将资金转化为资产;另一方面,班轮公司为了争夺全球运力排名,主动下单参与竞争;此外,老旧船舶更新需求迫切,新船在能耗、油耗方面明显优于旧船,既符合成本要求,又满足环保需求。随着国际环保要求的提高,使用双燃料的箱船未来也会有一定的市场增量。
据记者了解,十几年前,沪东中华的产品涵盖了游轮、散货船、化学品船、LNG船、集装箱船等多种类型。后期,该公司进行了产品调整,确立了“聚焦高端、差异化竞争”的战略。在民品业务方面,沪东中华放弃了与国内船厂在散货船、油船等常规船型上的“内卷”竞争,将重点聚焦在LNG船和超大型集装箱船上,致力于成为细分市场的“世界冠军”。
在中船集团国企探访活动的武汉站,武昌造船经营部副部长余俊也向澎湃新闻表示,近年来武昌造船的主建船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加大了对热门船型的研制力度,包括中小型油化船和支线集装箱船,并进一步实现了批量生产。“前几年超大型集装箱船非常热门,但今年以来支线集装箱船格外火爆。目前已经交付了八艘,即将签订的订单预计交付时间可排到2028年及2029年。”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武昌造船抓住市场机遇,成功将中小型油化船和支线集装箱船打造成主建船型。该公司已经成功交付了7200DWT、9200DWT、14620DWT、19700DWT等系列化学品船和1100TEU支线集装箱船。目前,武昌造船手持2590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和18500DWT特涂化学品船订单30余艘,正按照脉动式节拍化造船新模式有序建造。该公司突破了双相不锈钢整体加工、甲醇双燃料主机安装调试、液货管一体化安装、SCR系统安装等多项关键技术,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建造速度也不断加快。
余俊还向澎湃新闻表示,集装箱船作为全球货运的核心装载工具,其市场动态与地缘政治、货物流向密切相关。近期,受贸易战和地缘政治的影响,跨洲货物流向发生了调整,再加上大型商船本身存在的转运需求,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支线集装箱船市场的火爆行情。从造价方面来看,尽管当前产能充足使得支线箱船价格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整体订单和造价仍处于较高水平。
近两年来,不少船厂透露,整体箱船订单排期十分饱满,民品业务盈利状况良好。也有造船厂管理层向澎湃新闻指出,与其他船型相比,造船厂更愿意承接箱船订单,整体溢价比例和盈利水平相对令人满意。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导致了相对较高的价格,另一方面也与船厂自身的生产效率、设计水平、成本控制等能力有关。
此前,全球航运研究咨询公司Clarksons(克拉克森)在2024年10月指出,当前海运贸易量总体保持增长,船队增速持续放缓,船队老龄化现象明显。其中,全球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出现反弹,手持订单占比仍处于高位,支线型以及中型船老船占比相对较高。从整个集装箱船市场来看,支线型箱船和中型箱船的“老龄化”更为显著。未来,支线型船的订单预计将呈现恢复态势。此外,未来的贸易结构变化可能会给支线型集装箱船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集装箱船订单量和造船价格仍处高位,支线市场机遇广阔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