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五万亿美元市值公司!英伟达凭什么?
2025-10-31 10:54:0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要是我告诉你,有这么一家公司,它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德国、日本这类老牌发达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你会不会觉得我在讲科幻故事?
但这并非科幻情节,而是当下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商业实况。美东时间10月29日,英伟达的股价开盘后大幅上涨,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5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在全球各国GDP排行榜中,它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堪称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4万亿美元到5万亿美元,英伟达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英伟达,这家以售卖显卡为主的公司,凭什么能成为史上市值第一的企业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家点燃了人工智能(AI)时代,被全球资本所青睐的英伟达公司。
我们不妨把时间线拉长一些,感受一下什么叫做“英伟达速度”。2023年6月,它的市值才刚刚突破1万亿美元,然而此后便开启了迅猛增长的模式:从1万亿到5万亿,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与此同时,黄仁勋的身家也随之大幅攀升,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位列第八。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答案显而易见,正是过去两年席卷全球的AI热潮。2022年底ChatGPT的突然出现,就如同给英伟达按下了加速键,全世界猛然发现,要驱动这些对算力需求极大的AI系统,必须拥有一种“硬通货”——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GPU)。
在GPU不被大众理解的漫长时期里,英伟达一直在“加速计算”这个领域默默努力。用黄仁勋的话来说,他们“重新定义了计算”。于是,GPU不再仅仅是让你在游戏中获得更流畅画面的“显卡”,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AI时代的“动力源”、“淘金热里唯一指定的卖铲人”。
有分析指出,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增长,基本都来自英伟达这一家公司。2023年到2024年,英伟达的营收增长率高达125%,而其他芯片设计公司大多只有20%左右的增长。
面对如此惊人的增长态势,“AI泡沫论”的声音始终未曾停歇。但黄仁勋的回应方式极具“理工男”风格,且很有说服力——用数据和订单说话。
在近期的GTC DC大会上,黄仁勋表示,2025年到2026年,新一代的Blackwell和Rubin GPU芯片,未来五个季度的预期收入已超过5000亿美元;目前订单数量达到2000万颗,是上一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出货量的5倍。
如此庞大的需求从何而来呢?正是来自那些我们熟知的云计算巨头,如亚马逊、Meta、谷歌、微软、甲骨文、CoreWeave。黄仁勋预测,到2027年,仅这六家公司的资本支出就将飙升至6320亿美元。高盛的预测更为惊人,他们预计2025 - 2027年,AWS、微软、谷歌、Meta、甲骨文这五大云服务提供商的总资本支出将接近1.4万亿美元,比前三年几乎翻了三倍!
所以,英伟达的市值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全球科技巨头真金白银、类似军备竞赛般的投入基础之上。如今,英伟达的市值已经领先微软、苹果,在“美股七巨头”中处于领跑位置。美国银行已将其目标价上调至275美元,对应的市值高达6.68万亿美元。
当然,挑战始终存在。AI的实际应用依然面临算法、能耗、监管等诸多难题;竞争对手也不少,从AMD到自行研发芯片的云服务厂商,再到华为、高通等新老玩家。
人们用资本进行投票,不只是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更是对他们所坚信的未来进行下注。大家期望英伟达能用资金创造出更伟大的成就。
对于英伟达和黄仁勋而言,达到如此庞大的规模后,4万亿、5万亿的市值数据已成为新的起点。忘掉市值,真正迈向人类科技的广阔未来,或许才是更宏大的愿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全球首个五万亿美元市值公司!英伟达凭什么?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