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增资讯 > 直击2025广智会:机器人产业从“单品竞争”转向“生态博弈”

直击2025广智会:机器人产业从“单品竞争”转向“生态博弈”

2025-10-31 11:44:2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直击2025广智会:机器人产业从“单品竞争”转向“生态博弈”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发自东莞的报道显示,日前,2025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广智会”)于东莞盛大举行。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示区”,国内顶尖的机器人企业纷纷亮相,集中展示了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以及相关解决方案。

南方财经记者从大会上获悉,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出台了12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举措,全力加速核心技术攻关以及产业生态建设。同时,发布了一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场景,有力推动“人工智能 +”“机器人 +”行动取得实效,逐步构建起产业链完整、生态完善、应用赋能广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全新格局。

大会期间,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链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并发布了东莞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批创新中心将积极搭建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关键平台,聚焦提升创新链、产业链的资源配置与融合水平,拓展应用场景,加速创新产品的熟化迭代等核心任务,为东莞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磊表示,未来,广东省将通过完善产业布局、支持技术创新、培育优势企业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把广东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机器人产业正迈入黄金发展期。在大会现场,拓斯达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领益智造的领跃、磐石和机器狗等机器人家族明星产品,以及本末科技的轮足式机器人刑天、机械灵巧手等纷纷亮相展示,充分展现了广东机器人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成果。

南方财经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加速进入“技术跃升、场景拓展、生态重构”的黄金发展阶段,呈现出技术迭代向智能跃迁、市场应用向全域渗透以及产业呈现生态协同发展的三大新趋势。

在技术层面,随着人工智能、多模态感知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促使机器人从以往主要执行重复性、程式化任务的“功能装备”,加速向具备感知、决策、自主能力的“智能伙伴”转变,技术迭代进入“智能跃迁”的新阶段。

在应用领域,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从汽车、电子制造,迅速向家居生活、商业服务、仓储物流、医疗康养、应急救援等广阔领域拓展,市场应用迈向“全域渗透”的新场景。据统计,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消费量达到54.2万台,消费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消费量分别为2006万台和19.9万台,医疗机器人消费量约1.7万台,同比增长91.2%。

当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产业跨界融合,加速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产业发展呈现“生态协同”的新特征。同时,“机器人即服务”(RaaS)等新模式快速成熟,推动产业从“单品竞争”向“生态博弈”转变。2024年全球采用RaaS模式的机器人共有2.46万套,同比增长30.9%。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介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融合应用,已成为全球工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工业格局。中国作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在“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南方财经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从规模体量来看,全国机器人行业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0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79亿元,实现了翻番。数据显示,2025年1 - 8月,全国机器人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5%;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51.2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185.6万套。

在技术创新方面,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系统、智能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取得阶段性突破;重载、焊接、喷涂等高性能工业机器人研制成功,填补了高端领域的空白。医疗、农业、矿山、空间等机器人也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2025年6月,我国机器人领域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共计229项,累计颁发CR认证证书621张。

应用场景也实现了纵深拓展,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累计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41个行业中类,各类机器人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智慧化升级。

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大模型走向应用场景,算法走向真实世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的浪潮正在重塑产业逻辑。

宋晓刚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链完备等独特优势,勇于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组建机器人专业领域跨区域联合体,在工业制造、物流运输、家庭服务、医疗康复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抢占具身智能这一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为全球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产业规模化落地仍需时间与耐心。当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引领未来发展、崭露头角的主导技术和重要产业。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拥有超22万家工业企业、超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目前,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已在松山湖科学城、银瓶合作创新区实现规模化集聚发展,全市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000家,位居全国第三,数量仅次于苏州、深圳,形成了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等多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涌现出拓斯达、李群自动化等一批代表企业。特别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涌现了本末科技、思谷智能等专注直驱微型电机、机器人电子皮肤等细分领域的创新型企业。

在广智会现场,领益智造机器人“磐石”展示了搬运、分拣等多角度复杂动作,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和参展商的关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款高度集成的轻量化仿人形操作平台,其双臂协同负载达20kg,单臂重复定位精度高达0.05mm,搭载智擎OS2.0系统与激光雷达融合导航,可在搬运、码垛等任务中无缝切换。

领益智造子公司领智机器人总经理汤尔英介绍,当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快速发展阶段,在AI大模型等技术的推动下,有望迎来重要技术拐点。在工艺沉淀与制造能力方面,基于领益智造多年来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积累,掌握了从材料开发到多种工艺制程复合的能力,可为机器人客户提供核心零部件、模组等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

汤尔英表示:“这次我们带来了两款具身智能机器人、两款人形机器人和一只机器狗,目前我们更多聚焦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上,希望通过在更复杂的工业与服务场景中实现稳定高效作业,加快机器人落地产线应用。”目前领益智造在机器人领域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核心技术,在人形机器人的机加工结构件、核心零部件、关节等模组、灵巧手零部件及组装、整机组装与应用落地开发方面均已获得订单。

汤尔英称:“人形机器人若要实现规模化落地,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化落地最快也需要2 - 3年时间。像灵巧手、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在精度、耐用性和成本控制上还有提升空间,我们希望市场能给予我们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实现技术的验证和落地,使更完善成熟的机器人产品推向市场,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精密车床事业部部长徐昭鸿告诉记者:“我们不是来卖机床的,我们是来生产机床的。”该公司是一家精密机床研究和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今年7月中旬,为应对人形机器人等市场需求,将华南分公司设在东莞长安,这里是原材料、精密模具集散地,周边5到10公里集中了公司大量的客户。未来公司的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将不仅承担小型机床产品生产,还将布局研发中心与供应链中心,打造完整的生产链。

北京迪蒙数控技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数控电加工机床的制造和精密运动控制技术开发的企业,此次广智会现场,迪蒙数控带来了数控电火花成型机、中轴丝等两大类7款产品,目前有30%的客户分布在大湾区。该公司大区总监刘孝林表示:“我们很看好大湾区市场,目前已经在松山湖设立一个产品体验中心,为客户提供参观、打样服务,进一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国军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机器人产业链完备、应用场景丰富,广东机器人产业并非单一方向发展,而是依托产业链中的芯片、算力、器件、功能部件到整机等各行各业的应用和推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张国军说:“去年我们机器人产业市占率国产品牌首次超过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50%,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2025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要立足于从量变到质变,要在规模、质量、效益上下功夫,打破过去产业规模大、研发投入大但企业利润低的局面,将重心放在提高产品性价比、提高产品利润空间、提高新技术的运用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直击2025广智会:机器人产业从“单品竞争”转向“生态博弈”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企业

河南林晖实业有限公司 海南洋浦博施娱乐有限公司 江苏宏晶物联网有限公司 广东全宇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珠海乾新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大同同承投资有限公司 珠海闰宝房地产有限公司 悦宝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连云港瑞天富压延有限公司 启视(海南)眼科生物医疗科技有... 北京瑞隆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辽阳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辽阳市... 长春滨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国甄农品(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 西藏鸿基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启明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农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芯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筑诚兴业有限公司 天津凡晟电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福建日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禾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兆信房地产有限公司 绍兴弹力丝厂 唐玺置业有限公司 湖北荆楚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庆利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嘉兴赣信三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 和合创业投资(广州)合伙企业(... 大连长嘉贸易有限公司

快速导航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900-6808
  • E-mail:service@zyyx.cn
  • 客服微信:xinchacha2024
  • 7*24小时人工服务

数据来源

  •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 中国裁判文书网
  •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商标局
  • 版权局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协议
  • 信用通线上协议
  • 加密保线上协议

信查查官方微信

电话

400-900-6808

客服

小程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