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 外资企业释放看好中国信心
2025-10-31 14:33:09 来源:新华网
30日晚间,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汽 - 大众长春基地,一辆灰色的一汽奥迪A5L缓缓驶出,标志着一汽 - 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成功下线。至此,一汽 - 大众成为中国首个达成这一成就的乘用车企业。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称:“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意义的里程碑时刻。”他表示,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以及彼此间信赖的情谊,更凸显了一汽与大众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贝瑞德还提到,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深耕过程中,持续为中德两国民众带来更高质量的出行体验,未来也会继续担当起中德两国合作的重要桥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指出,一汽 - 大众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紧密相连,这充分证明开放合作是产业进步的必经之路。
一汽 - 大众于1991年成立,是中德合资的大型乘用车制造企业,目前旗下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涵盖30多款车型。
今年3月,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协议,共同规划未来新车型:从2026年起,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新增11款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车型,其中10款为新能源车型。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目光聚焦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机遇,通过布局项目、加强研发、深化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例如,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日前在南京正式开业运营,借助中国的前沿创新成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与转化;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商用储能电池出口至澳大利亚等地;丰田汽车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项目在上海破土动工。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期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7200亿美元,新设立外企24万多家,引资大国的地位依旧稳固。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超三分之一,汽车、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众多标志性项目在中国落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显著增多。
本土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让老牌外资企业在竞争中找到了变革的动力,也促使它们积极寻求合作共赢。9月,梅赛德斯 - 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升级战略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跨业务融合;从2025年起,搭载华为技术的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应用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基于PPE平台的奥迪车型。
与此同时,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不断拓展合作机会,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安心投资、稳定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日前发布,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在下线仪式上,一汽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透露,未来将积极探索捷达品牌本土化运营的新模式,陆续推出4款新能源产品。未来5年,其产销规模将提升至40万到50万辆级别,构建起千亿级的产业生态。
(文章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 外资企业释放看好中国信心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