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4小时防腐测试的冷却液,渗透了理想MEGA的电池
2025-11-02 14:16:15 来源:第一财经
一份召回公告,让理想MEGA起火事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原本鲜为人知的“冷却液”也因此受到市场关注。
据理想汽车官方回应,在与起火事故车同一批次的2024款理想MEGA车型中,由于该批次冷却液的防腐性能不佳,在特定条件下,会致使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被腐蚀并出现渗漏。在极端情况下,这会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简单来说,在特定条件下,电动汽车的冷却液腐蚀并渗透进动力电池包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造成电池短路,最终可能导致动力电池起火。
为此,理想决定召回约1.1万辆2024款理想MEGA,并免费更换三样东西: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上述召回原因有些难以理解,他们的疑问包括:“冷却液”是什么?为何这种液体能成为起火的诱因?
业内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新车出厂不到2年,电动汽车冷却液腐蚀冷却铝板的情况并不常见,为何该批次车型会出现这种问题?电动汽车冷却液有明确的国家标准,防腐试验和相关生产质量是否严格执行?进一步的关注点是:随着电动汽车竞争加剧,新车整体测试周期缩短,如何保障汽车安全?
多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归根结底,车企的质量品控意识至关重要。在新车复杂的测试阶段,研发等部门是考虑到了极端情况,还是心存侥幸。某传统车企动力电池负责人表示:“车企应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充分的安全检验和防范,否则只能通过售后补救,一次性更换电池等关键部件,这样‘亡羊补牢’的成本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汤靖在个人平台转发的截图及相关补充评论,2025款理想MEGA、i6、i8车型以及L系列车型均未使用起火事故车批次的冷却液。也就是说,只有2024款理想MEGA使用了这批防腐性能不佳、需要召回的冷却液。
在国标要求下,冷却液为何会成为“导火索”?
在理想的召回公告中,引发广泛讨论的起火诱因是“冷却液”。那么,什么是冷却液呢?依据强制性国标《机动车冷却液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电动汽车冷却液是由防冻剂、缓蚀剂等原料调配而成的功能性液体,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冷却、防腐、防冻和保温等作用。
其中,电动汽车冷却液产品均为乙二醇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腐蚀性。因此,当电动汽车冷却液渗透进动力电池包时,很可能通过这一导电液体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从而导致电池短路,进而引发电池热失控,造成电池起火。
多名车企采购人员和动力电池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冷却液可用于汽车的多个零部件,一辆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等零部件通常使用同一款冷却液。因此,在行业惯例中,冷却液既不由动力电池企业提供,也不是车企自研,而是车企从外部第三方供应商采购。
“冷却液的加注是在电池包装车、电池热管理回路闭合、冷却系统硬件上车等步骤完成后,由车企的整车工厂统一灌注。”某新势力车企工厂负责人表示,冷却液每升成本仅约百元,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高。
此外,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冷却液产品在燃油车时代已经发展多年,但电动汽车冷却液的发展时间不如燃油车冷却液长,且电动汽车冷却液的要求和价格更高。某日系合资车企电动车型产品经理吴亮(化名)表示,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比燃油车更复杂,需要冷却电池、电机、电控(PCU/OBC)等多个部件,因此对冷却液的要求更高。
吴亮称:“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可能会选择传统的乙二醇基冷却液,其导电性较高,但目前,电动汽车主流选择的是专用低电导率/绝缘型冷却液,经过特殊处理,具有极低的电导率,可确保电池和高压部件的绝缘安全。”
根据上述电动汽车冷却液强制国标,冷却液需经过多项试验测试,包括电导率试验、静态腐蚀试验、循环台架腐蚀试验等。尽管当前冷却液的电导率有所降低,但腐蚀性仍是一个关键指标。此次理想汽车召回就与冷却液的腐蚀性能有关。
“近五年,在电池热失控起火事件中,因冷却液腐蚀渗透动力电池和电机导致起火的案例很少,大多数案例是由碰撞或整车焊接工艺问题间接导致起火。”有车企动力电池部门负责人表示,上市仅一年多的新车很少出现大范围冷却液腐蚀冷却铝板的情况,这关乎汽车质量安全,车企应予以重视,及时更换冷却液和相关部件。
而这种罕见情况,也让理想MEGA的冷却液防腐测试和新车测试周期受到质疑。
飞速发展的电动车行业与被压缩的测试周期
目前,市场对部分批次理想MEGA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的原因有诸多猜测,如使用了新型冷却液、铝板表面喷涂防腐涂层不足等。截至目前,理想官方尚未公布明确原因。
但根据上述电动汽车冷却液强制国标要求,冷却液的检验十分严格。目前,冷却液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其中,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原材料及工艺等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差异较大时,都需要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频率通常为两年一次。而出厂检验分为出厂批次检验和出厂周期检验,即使主要原材料和添加剂没有变化,每年也至少需要进行两次出厂周期检验。
具体来看冷却液防腐性试验,包括静态腐蚀试验和循环台架腐蚀试验。其中,静态腐蚀试验要求保持约336小时,腐蚀物的质量指标误差不能超过10毫克;循环台架腐蚀试验要求保持更长时间,约1064小时,腐蚀物的质量指标误差同样不能超过10毫克。
面对如此严格的试验要求,理想MEGA的冷却液防腐性能为何仍不达标?这是车企需要回应的问题之一。
此外,多名从业人员表示,试验数据是在相对理想的状态下得出的,但汽车在实际行驶中会面临多种工况,因此,车企需要通过大量不同工况的路测数据来验证各项重要指标,如新型冷却液的性能、辅助驾驶功能等。吴亮表示:“冷却液是汽车安全生产的基础材料,车企应敬畏汽车制造,即使是常见的液体也应做好监测,保障安全,而不是让用户成为新品的‘小白鼠’。”
当前,电动汽车竞争激烈,业内普遍存在新车整体测试周期缩短、上市节奏加快的情况。但如何在产品快速上市交付的过程中保障产品质量,是车企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理想MEGA为例,该车于2023年6月申请商标注册,2024年3月便上市,理想官方宣称:MEGA发布即交付,交付即上量,整体推进节奏很快。
“理想的产品节奏实际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品开发上市的一个缩影。为了‘抢先一步’占领市场,新能源汽车尽可能压缩研发和测试周期,直到问题暴露,只能通过OTA、返店维修、召回等方式补救。”吴亮认为,单纯从成本计算,返厂维修的成本高于前期同等投入,但考虑到抢占市场的时间因素,新车需要在上市时机和验证周期之间做出取舍,最终的选择取决于车企更看重哪一方面。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1064小时防腐测试的冷却液,渗透了理想MEGA的电池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