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独角兽”丨新石器无人车:以无人驾驶重塑智慧城市物流基础设施
2025-11-03 10:15: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9月,全球无人配送领域的领军企业新石器无人车对外宣布,其第10000台整车于浙江桐庐正式下线并交付,全球首个万台规模的无人配送车队就此诞生。到了10月,新石器无人车又传来喜讯,宣布完成超过6亿美元的D轮融资。此次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Stone Venture)领投,高成投资、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信宸资本(中信资本旗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鼎晖VGC、朝希资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北京AI基金)等多家机构联合参投。这也是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截至目前数额最大的一笔融资。 自2018年创立以来,新石器无人车逐步从技术攻关、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无人车市场不仅在国内潜力巨大,在海外更是存在战略级的领先机遇。他坚信,无人车未来会重塑全球智慧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以创新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全球各行各业赋能。
从零台到万台:七年技术飞跃之路
记者在北京亦庄经开区的街头,看到一辆外形小巧、线条流畅的新石器无人配送车正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匀速行驶。它既没有驾驶舱,也没有方向盘,却能够自主躲避障碍物、识别红绿灯,精准地到达每一个投递点。顺着这辆无人车的日常行驶路线追溯,就能到达新石器位于亦庄的共配中心,这也是全球首个以无人车为核心的智慧共配中心。 据了解,近年来,一场以无人驾驶为核心技术的物流基础设施“变革”,正在多个城市蓬勃开展。截至2025年9月,新石器已经陆续获得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南京、无锡、合肥、嘉兴、常州等近300个城市和地区的公开道路行驶许可,累计交付并部署无人车近万辆,业务足迹覆盖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 余恩源在谈及公司发展历程时表示:“自成立以来,新石器无人车经历了多个关键发展节点。2019年,全球首个万台产能工厂投产;2021年,获得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上路资质;2024年,交付量首次突破千台;直至今年9月23日,第10000台无人车正式下线。公司用7年时间实现了从技术攻坚到规模化落地的跨越。” 公司成立初期,由于缺乏路测场景,创新成果只能停留在数据层面,余恩源也曾为此焦虑。直到2020年,北京宣布在亦庄建设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余恩源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当即决定将公司总部迁至亦庄。2021年5月,新石器获得全国首张无人配送车上路通知书,成为首批获得合法运营身份的自动驾驶企业,这也标志着中国无人配送行业正式迈入规范化运营的新阶段。 进入2025年,无人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订单数量和二级市场关注度都显著提升。余恩源表示:“总体来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商业模型得到验证、路权开始大规模开放,同时技术也进入成熟阶段,因此能够承受万台车的运行规模压力。” 余恩源进一步解释道:“其中,AI模型的转折点始于2021年Transformer开源,同年我们正式进军视觉大模型领域。AI训练存在‘三年一轮’的周期规律:2021年起步,2024年爆发,我们恰好赶上了这个时间节点。与此同时,需求端也同步启动:2021年北京率先开放无人车路权,我们自主研发算法并与物流商进行试点,到2024年底基本形成行业共识——无人车能够使运输成本降低1/3甚至2/3,订单随即呈现井喷式增长。” 目前,新石器围绕物流城配场景打造了X系列核心车型,包括X3、X6、X12三款主力产品。这三款车型均搭载新石器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构建了一套可大规模复制、多场景适配的城市智能物流基础体系。在硬件集成方面,新石器首创中央集成模组,将智能网联、车载算力、传感器、热管理、自清洁与天线等十余个模块进行一体化设计,显著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量产效率,为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快递”到“城配”:加大布局物流“新战场”
从业务应用的整体格局来看,新石器以贯通“最后一公里”和“即时调度”为核心,在不同层级、多个场景中推进无人车的多元化布局。 从末端物流配送入手,新石器率先与中通、圆通、申通、韵达、顺丰、极兔、京东、邮政等优质快递物流企业达成大规模合作,将无人物流车广泛应用于网点到社区、站点到楼宇的高频短驳运输环节,显著提高了配送效率。同时,新石器无人车创新性地采用“无人车 + 笼箱”式装卸模式,实现了在高密度订单情况下的快速装载、快速响应和多点配送调度。 随着运营能力的提升,公司的战略版图也不断向即时物流领域拓展。自2025年三季度起,新石器无人车将进一步拓展即时物流配送业务,探索更广阔、更高频的城市配送物流市场。预计到年底,新石器在快递以外场景的无人车投放量将达到4000至5000台,其中大部分将投入即时物流领域,覆盖生鲜配送、医药冷链、商超补货、即时零售等高频场景。 余恩源表示:“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的销量100%来自快递行业。现在,快递业务的占比已降至50%左右,与非快递场景平分秋色。”从更直观的出货量来看,年初月销量仅两三百台,如今月销量已超过两千台,增长了六七倍。快递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但非快递需求增长更为迅猛:一方面是类似滴滴货运的即时物流配送场景,另一方面是医药、汽配、纺织、百货等城市配送领域。目前接触到的细分场景已超过百个。预计明年快递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非快递业务(城配 + 即时物流)的增速将全面超越快递业务,销量占比有望率先突破50%。 在余恩源看来,依托产业集群形成的本地化、高频次货运网络这一“场景物流”新市场具有广阔的开拓空间。 余恩源举例介绍:“以江苏南通为例,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几十家纺织厂和若干家纺织批发市场,每天有几千辆轻卡、面包车在厂区和商家之间往返运输货物。我们无意间进入了这个场景,目前已在当地投放了百余台无人车,到年底预计将增加到五百台左右。放眼全国,类似的产业集群有上万个,潜在的无人车需求可达百万辆级别,远超此前预期。”
从国内到海外:把握“独步式”的战略机遇
今年7月,新石器无人车与韩国仁川市在北京正式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合作意向书,标志着双方在自动驾驶、智能物流和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关键一步。根据意向书,新石器无人车将与仁川经济自由区厅(IFEZA)携手,深度参与仁川市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营项目。完成商业化验证后,新石器无人车计划以仁川为重要基地,进一步加大对韩国市场的投资和业务合作力度。 与国内市场的爆发态势相似,进入2025年,新石器的海外市场也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记者了解到,目前新石器无人车已进入日本、韩国、德国、阿联酋等15个国家和地区,围绕本地物流、工业园区和智能社区等场景开展合作,向世界输出物流解决方案的“中国智慧”。 余恩源介绍说:“在商用车领域,中国拥有全球几乎唯一的完整供应链体系。这个赛道对成本控制、产品可靠性和规模化能力要求极高。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们具备‘算法 + 硬件’的深度融合能力,而海外竞争对手要么只有算法缺乏硬件,要么受供应链缺失的限制,导致其成本普遍比国内企业高出很多倍。”在AI驱动的产业变革中,中国在无人车这一关键赛道上实现了供应链、技术整合能力和规模化优势的“独步式”领先,这种战略机遇也催生了无人车出海的历史性契机。 余恩源表示:“目前我们出口海外的车辆处于‘种子用户’阶段,已持有约5000台订单。”按照现有需求推算,2025年海外销量有望达到五六千台,2026年至2027年将进一步突破万台。公司重点布局的海外核心市场依次为:东南亚、日韩、中东、欧洲、拉美等。 余恩源认为,未来,“中国技术”有望撬动全球无人车商用领域的多个场景支点,让无人驾驶驶向海外市场的广阔天地。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寻找“独角兽”丨新石器无人车:以无人驾驶重塑智慧城市物流基础设施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