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博|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朴:下一个“手机级”市场,藏在机器人与智能眼镜里
2025-11-06 15:05:04 来源:国际金融报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上海盛大举行。自2018年起,高通已连续八年参与这一全球经贸合作的关键平台,堪称始终按时赴约的“全勤选手”。
提及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自己手中的手机。确实,作为全球连接与计算领域的核心技术供应商,安卓阵营众多旗舰机型能拥有流畅体验,大多离不开高通骁龙芯片的支持。截至目前,全球搭载骁龙芯片的终端数量已突破30亿。
实际上,高通的业务范畴远不止于手机领域。在骁龙移动平台为智能手机算力树立行业典范的同时,高通还在5G连接、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持续进行布局,其技术方案已渗透到消费电子、智能出行、工业互联等多个应用场景,在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进博会,高通带来了涵盖智能手机、汽车、物联网及端侧AI等广泛领域的最新合作成果。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进博会期间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进博会是高通展示与中国生态伙伴紧密协作和创新成果的窗口,是加强与中国产业合作伙伴联系的重要平台,也有助于社会各界深入了解高通的创新能力与产业合作情况。
孟樸进一步强调,高通十分重视这一开放合作平台所起到的交流和拓展作用。在此过程中,高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展台的展品种类也日益多元化,从智能手机拓展到PC、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扩展现实(XR)等领域。“参与进博会这些年,我见证了前沿技术在进博会上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再到‘生态’的重大跨越。”(高通公司在第八届进博会上的展台 马云飞/摄)
在通信技术领域,自1985年成立以来,高通从专注于CDMA技术、为移动通信产业开创全新可能,到持续引领从3G至5G的技术演进,始终处于行业前沿位置。
1995年,正值通信产业转型时期,高通进入中国市场,自此深度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通信产业从2G跟随、3G突破到4G、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孟樸自2002年加入高通,从推动CDMA终端普及到执掌中国区,成为这一历程的关键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孟樸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从3G的初步部署到4G的全面推广,我们与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展开了深入合作,助力本土企业逐步从国内市场走向全球市场。进入5G时代,我们于2018年联合多家中国领先的手机厂商,共同启动了‘5G领航计划’,目标十分明确,即在全球5G商用启动之时,确保中国品牌的产品能够跻身中国乃至全球主要市场的首批5G发布行列。”
本届进博会的高通展台上,小米、荣耀、红魔、iQOO、一加、realme、努比亚等品牌最新发布的国产旗舰手机一同亮相,它们均搭载了高通于今年9月底发布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的国产旗舰手机齐聚2025年进博会高通展台。马云飞/摄)
孟樸指出,高通在智能手机领域的长期深耕,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和经验,这些能力正不断拓展至新的领域。他认为,未来有两个领域有望媲美甚至超越智能手机市场:一是机器人领域,二是包括AR、VR和AI眼镜在内的智能穿戴设备领域。
“这两个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与产业伙伴的协同推进,从市场需求端来看,其潜力是显而易见的。”孟樸补充道。
2025年2月,高通正式推出全新品牌“高通跃龙”,专注于工业物联网、蜂窝基础设施与工业连接解决方案,与消费者熟知的“骁龙”品牌形成互补。在本届进博会的高通展台上,高通跃龙赋能的多个物联网终端,涵盖人形机器人、零售终端等具体应用,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孟樸进一步表示,AI与XR技术的融合正带来革命性的体验,而中国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发展速度迅猛,不断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终端产品。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AI眼镜的渗透率有望突破60%。今年6月,高通推出了第一代骁龙AR1 + 平台,助力厂商打造性能更强、形态更紧凑,甚至支持终端侧AI助手的智能眼镜产品。这类设备正成为AI的“眼睛”和“耳朵”,是实现多模态AI交互的关键入口。高通的中国合作伙伴正积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智能眼镜将AI技术更直接地带给消费者,创造实际价值。
“AI将推动终端产品的重新设计与定义。”孟樸强调,“当前,高通正处于连接、计算与人工智能三大技术领域的交汇核心。我们不仅持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更通过构建广泛的合作生态,将前沿创新切实落地,助力智能手机及相关产业开拓更广阔的价值空间。”
过去两年,全球各行各业全面拥抱AI创新应用,这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向边缘侧渗透,加速进入包括智能手机、PC、汽车、XR设备(增强/虚拟现实)及各类物联网终端在内的广阔领域。在个人消费领域,手机和PC凭借丰富的高价值用户场景,成为端侧AI率先落地的载体;与此同时,AI技术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汽车、可穿戴设备、机器人以及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交互体验与商业模式。
这一发展趋势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GDP额外贡献约13万亿美元的价值,平均每年推动全球GDP增长约1.2%,其影响力足以与历史上的蒸汽机等革命性技术相媲美。
“中国的AI生态正展现出蓬勃的活力与巨大的潜力,这为高通和我们的生态伙伴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孟樸称,高通认为,未来AI将实现边缘侧“云 + 端”的协同运行,如此才能实现AI的规模化扩展并发挥其巨大潜能。当前,高通正面向数十亿手机、汽车、XR头显与眼镜、PC、物联网等终端,提供行业领先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让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都能运行生成式AI。
据孟樸介绍,除了智能手机领域,在PC端,高通正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构建AI PC生态。2025年骁龙峰会上,高通宣布推出骁龙X系列产品组合中的全新一代顶级平台——骁龙X2 Elite Extreme和骁龙X2 Elite。目前,搭载骁龙X系列的PC产品阵容已涵盖近150款设计,覆盖从高端到主流的各类市场。本届进博会上,高通展示了联想、华硕等领先厂商推出的多款搭载骁龙X系列的AI PC。此外,荣耀、OPPO、一加、小米、联想等厂商搭载骁龙移动平台的平板产品也同步展出。
“我们还发现,汽车正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具颠覆性的智能终端之一。”孟樸指出,随着多模态大模型在终端侧的广泛应用,AI上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趋势。自2023年以来,骁龙数字底盘已支持多家中国汽车品牌推出超过210款车型。
在本届进博会上,高通与产业伙伴共同展示了合作成果——奇瑞捷途纵横G700车型。该车搭载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参观者可在现场体验多屏协同操作与沉浸式影音娱乐等功能,感受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在交互与感知层面的智能化升级。(搭载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的奇瑞纵横G700亮相高通展台。马云飞/摄)
孟樸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独特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最活跃的创新生态,以及最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市场环境。作为全球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中国正从全球汽车价值链的‘参与者’,加速成长为智能出行时代的‘引领者’。”
展望未来,孟樸表示,高通期待继续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伙伴携手合作,推动更多先进技术在中国市场快速落地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共同助力汽车行业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转型。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正加速向6G演进,今年被业界视为6G标准化元年。孟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6G与AI的融合,是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
孟樸指出,“我们正处于从5G - A迈向6G的关键节点。”在本届进博会上,高通展示了6G的技术愿景与前沿应用场景,通过视频演示呈现超高速、超可靠的6G连接潜力,让参观者了解从5G到6G的演进如何为未来的智能世界奠定基础。根据ITU - R提出的6G愿景,AI与通信融合、通信感知一体化及泛在连接被列为三大核心场景,其中AI预计将对6G系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孟樸表示,高通的6G愿景是构建AI原生的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在跨多个网络层以及终端内的无缝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高通已提前开展6G研发,重点研究如何协同网络与终端侧的AI能力,以发挥系统级优势,为未来规模部署做好充分准备。“预计最早在2028年,我们将看到6G预商用终端问世。”(高通在进博会展望6G愿景。马云飞/摄)
他强调,在高通看来,6G不仅是通信技术的又一次升级,更是一个融合AI、通感一体等先进能力的协同创新平台,是连接云端与边缘的核心技术底座。“6G将为人工智能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更强大的算力连接支持与更低的时延保障,最终推动‘具备情境感知能力的智能计算无处不在’。”
在采访中,孟樸特别谈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表示,随着全球加速迈向6G与AI时代,高通并非仅仅将中国视为一个市场,而是看作建立紧密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机遇之地。“高通期待在AI、5G - A/6G等前沿技术领域,继续与中国生态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实现共赢发展。”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聚焦进博|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朴:下一个“手机级”市场,藏在机器人与智能眼镜里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