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传统零售 维他奶国际降价寻增
2025-11-27 22:33:27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维他奶国际(VITASOY INT'L)公布的2025/2026财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显示,中期财务期间收入为32.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收入减少主要是受市场疲弱影响,在植物奶竞争加剧、现制茶饮分食的情况下,维他奶国际重回增长面临挑战。
降价策略
报告期内,维他奶国际来自中国内地的收益和净利润均下滑,收益下降9.19%至17.78亿港元,净利润下降12.45%至1.92亿港元。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在维他奶国际整体收益中的占比约55%,净利润占比63.07%。
同时,因实施成本优化措施抵消了销售额下降,中国内地业务在中期财务期间将经营利润率维持在11%。
财报显示,在中国内地业务方面,维他奶集团收入下降主要源于传统零售渠道收入收缩。在植物奶及茶类产品增速放缓时,维他奶国际推出维他鸭屎香柠檬茶等创新产品,以提高在即饮茶类别中的市场份额。
此前2025财年下半年,维他柠檬茶还尝试在内地降价约10%—15%,以应对行业“价格战”。此次降价已具竞争力,并实现了市场份额增长。
在业绩说明会上,维他奶行政总裁陆博涛(Roberto Guidetti)指出,内地饮品市场仍有增长空间,集团将在地域和渠道两方面持续扩张,比如在华南、华东和华中以外的市场进一步加强渗透。
压力尚存
财报显示,维他奶国际在中国香港业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出口)也面临较大增长压力。
具体而言,中国香港业务收入下降4%,主要是因为维他奶国际旗下维他天地业务、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出口美国业务表现疲软。台风季节期间,频繁的恶劣天气致使中期财务期间上课天数减少,对维他天地业务造成负面影响。澳门特别行政区零售市场疲软使销量下降集团正采取新商业策略应对挑战。
尽管如此,维他奶国际也展现出韧性,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饮品业务继续巩固其在非酒精饮品市场的领导地位。维他奶低糖白桃豆奶及维他鸭屎香柠檬茶等新产品上市,加上维他0糖柠檬茶及气泡系列持续畅销,以及维他无糖茶的稳固市场地位,均稳固了公司在这些品类中的领先地位。
维他奶执行主席罗友礼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外部宏观及竞争环境变化迅速,中国香港业务将于财政年度下半年加快增长,而澳洲及新西兰以及新加坡的业务将努力加快增长并进一步减少经营亏损。尽管面临短期挑战,公司对持续扩大规模的长期潜力充满信心”。
近年来,维他奶从“国民饮料”逐渐走向“失宠”。202年,海关总署发布的2022年4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共339批次进口食品被拒入境,其中包括13批次维他奶旗下饮料。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7年,维他奶旗下多个产品多次因超范围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泛酸,超保质期,标签不合格等原因未被批准入境;2020年,维他奶旗下共11批次商品,再次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泛酸钙及标签不合格等被拒绝入境;2021年,维他奶累计有27批次饮品被海关拒绝入境,原因仍是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泛酸钙、D -泛酸钙不合格等。
维他奶的竞争压力同样不容小觑。一方面,蒙牛、伊利、达利食品等企业纷纷推出豆奶产品,加剧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无糖茶的爆发及现制茶饮品牌的崛起,对维他柠檬茶形成替代效应,分食了部分市场。再加上社交电商、会员店、零食量贩等新兴渠道兴起,维他奶国际依赖的传统零售网络面临挑战。为迎合当下健康化的消费趋势,维他奶国际计划在2030/2031财年将低糖或无添加糖产品占比提升至80%。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维他奶这两年整体在进行降本增效,如一些有效网点的加持以及必要的促销。在营收下滑阶段,虽然维他奶已失去全国化红利,但也保证了利润。未来深耕长江以南,包括广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甚至开拓东南亚市场,还是很有机会的”。
对于如何平衡传统渠道与全渠道增长的关系、提升低糖或无添加糖产品占比的具体实施路径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维他奶国际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原标题:受困传统零售 维他奶国际降价寻增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