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增资讯 > 消费贷“贴息”新政首月成效几何?有大行豪揽签约客户超60万户...

消费贷“贴息”新政首月成效几何?有大行豪揽签约客户超60万户 多数银行表示“变化不大”

2025-10-09 11:45:41 来源:财联社

消费贷“贴息”新政首月成效几何?有大行豪揽签约客户超60万户 多数银行表示“变化不大”

91日起,由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生效,暂定实行期限一年。

 

  如今,这项“消费贷贴息新政”已经满月,各大银行的反响如何呢?日前,财联社记者就此联系了近十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进行了调研。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有国有大行明确表示,在新政等因素的影响下,9月末消费贷余额同比增长仅三成,但更多银行表示,“未发现明显变化”、“暂不便透露具体情况”。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想进一步发挥“消费贷贴息新政”,在银行层面或需进一步扩容。

 

  有银行签约财政贴息客户超60万户,更多银行表示“变化不大”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人士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总行层面高度重视这项由国家推动的“金融国补”促消费的行动。在新政出台后,均于第一时间通过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了具体的贴息细则,也组织各省份的分行及时开展在地宣传,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这一情况,让消费市场参与方能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

 

  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在金融促消费方面,该行还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消费领域,将金融服务嵌入消费场景,着力推动大宗消费增长。

 

  “新政以后,我们适时加大了消费贷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当然,本来今年初我行已经将消费贷推广作为今年的业务重点之一,新政出来后,我们也希望获取更多的客户。”有大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目前来看,有银行应该已经享受到了相关红利。建设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截至9月末,该行已经签约财政贴息服务协议的客户数量超60万户。叠加国补、地方补贴等多种消费政策的助力,建行9月末消费贷余额同比增长近三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更多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消费贷贴息新政”首月,其消费贷申请和发放的情况“变化不大”、“没有预想的高增长”,也有部分银行人士称,因为种种原因,相关业务部门不便透露9月份的消费贷数据。

 

  业内称参与银行或应进一步扩容

 

  本轮“消费贷贴息新政”,参与的银行目前主要仅6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地方城商行、农商行等更多中小型银行并未入围。

 

  某江浙沪银行人士认为,参与“金融国补”的银行数量有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政效用的快速发酵。

 

  该人士认为,实际上,单纯从消费贷额度来看,一些地方城商行的投放量要超过一些相对落后的股份行。尽管国有大行、股份行有遍布全国的网点优势,但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及对在地经济情况的熟悉程度上,一些城商行、农商行还是有自己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所,“消费贷贴息新政”的参与银行数量的扩张,依然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各家银行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是说参与银行数量越多,消费贷投放就能迅速起量。一些银行出于不良的压力,短时间也不会加大消费贷的投放。”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实际上,一些股份行、城商行今年上半年的消费贷余额相比上半年末是负增长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银行在有意识收缩此类信贷投放。

 

  在业内人士看来,让更多地方性银行参与“金融国补”,能够进一步发挥金融促消费的作用,但对于参与银行而言,仍需高度重视风控问题,确保财政补贴能够精准投放,并避免产生更多坏账,从而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浙江须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铁成就向财联社记者指出,从宏观的维度来看,在政策的支持下,当前银行消费贷的大量投放,未来势必将会导致个贷不良资产的增长。当然,个贷不良资产具备一定的分散性,整体风险依然可控。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一旦信贷投放的底线过度下探,势必会带来更多风险。”上述江浙沪银行人士认为,如何把握好政策红利和可持续经营之间的平衡,对银行来说非常重要。

 

  消费贷仍是银行信贷投放“必争之地”

 

  9月份是新政的第一个月,目前我行的消费贷情况还没有太显著变化。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季度和明年初该领域的信贷投放会有明显增长。”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指出,从行业趋势来看,消费贷已经是银行信贷投放的“必争之地”,大家都在想办法“促消费”。

 

  实际上,上市银行的最新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据Wind数据、各大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18家上市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超千亿元,涉及6家国有大型银行,招商、平安、中信、浙商、浦发、光大、华夏等7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商行。全国性股份行中,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上半年消费贷余额在900亿元区间,未能进入“千亿俱乐部”。

 

  从贷款总量看,国有大行是消费贷发放的主力。6家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均超5000亿元,在41家银行中位于前三名;股份行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均超4000亿元,分别为4580.41亿元和4162.88亿元;上市城商行中,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均超2000亿元。

 

  “消费贷投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大行在不断加大投放力度,导致我们这些中型银行有些吃力。下半年,我行在消费贷投放方面偏向保守。”前述江浙沪上市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大行的信贷成本有优势,而在不良率的压力下,该行收紧了对于消费贷申请资格的审核,暂无大动作。

 

  “目前比较头痛的还是贷后监管。如何确保消费贷真实用于消费,而不是其他用途。”一家大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近期此类黑灰产似有“复燃”迹象。

 

  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 近期已有媒体报道称,多家银行要求用户上传消费凭证,否则银行可能会要求提前还款,在一些互联网平台,已经有一些0.5%手续费包过审”的代开发票服务在滋生。

热门企业

福建省仙游县远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广东三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农黔穗商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中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联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洛玻集团洛阳加工玻璃有限公司 山东泰盟智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 山东环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三土控股有限公司 中菲有色矿业发展(广州)股份有... 江苏远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内蒙古双翼陶瓷有限公司 河北镁泰镁质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天正中广北苑置业有限公司 新疆瑞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环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盐城剑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鑫龙磊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阳泉三生融合公园建设发展有限公... 浙江皓特节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东莞市华高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永城齐鲁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金满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恒通三环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安邦油田开发有限公司 丰宁满族自治县丰达公路工程有限... 青岛睿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 深圳筑信创投集团有限公司 伽师县泰然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彭泽县城发建材贸易有限公司

快速导航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900-6808
  • E-mail:service@zyyx.cn
  • 客服微信:xinchacha2024
  • 7*24小时人工服务

数据来源

  •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 中国裁判文书网
  •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商标局
  • 版权局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协议
  • 信用通线上协议
  • 加密保线上协议

信查查官方微信

电话

400-900-6808

客服

小程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