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加速布局泰国市场 金融机构护航“走出去”
2025-10-25 11:40:12 来源:中国经营报
泰国已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目标地之一。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对泰国的出口额呈持续上升态势,中国商品在泰国进口市场里的占比也在稳步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对泰国的绿地投资不断刷新纪录,投资领域主要聚焦于汽车制造、电子元件、橡胶加工等行业。
汇丰中国常务副行长(候任)兼副行政总裁卫艾华表示,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泰国不仅拥有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而且其政府秉持亲商重商、鼓励投资的施政方针,为中资企业带来了极具吸引力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汽车制造、数字经济以及清洁能源等行业领域。凭借地处东盟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泰国已成为区域贸易投资的关键枢纽,更是企业布局东南亚市场的理想入口。
CF40课题组发布的《金融服务企业出海白皮书——中泰合作视角下的机遇与挑战》(以下简称“《报告》”)提出,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成本增加,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以及市场导向型企业靠近海外终端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
中企赴泰投资热度攀升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往泰国投资。近期,海尔新能源组织国内加盟商代表团到泰国开展商务考察和项目对接活动,代表团实地参观了海尔在泰国打造的多个新能源标杆项目。
在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方面,中国银行推出了“一点接入全球响应”机制与平台。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在该平台发布了一家家电出口企业计划在泰国投资建厂的信息,远在海外的泰国子行积极回应,为该企业详细介绍了泰国经济发展规划、投资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两行联动,为企业办理资本金账户开立及汇款提供了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工商银行全资控股的泰国本地银行,持有全面银行牌照,凭借强大的跨境结算、融资支持及投融资咨询能力,致力于为在泰中资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报告》指出,从中国—东盟到中国—泰国的金融合作,已形成多层次的协调框架。《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CMIM)为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保障,“一带一路”倡议(BRI)引导了大规模基础设施融资,RCEP则为跨境金融交易建立了统一规则。本币结算框架(LCS)和数字金融创新(如mBridge项目)的推进,正进一步重塑区域金融生态,使东盟更紧密地融入中国的区域金融体系。
机遇背后的挑战
尽管机遇众多,但企业进入泰国市场仍面临跨境资金管理和外汇风险等实际挑战。
《报告》调查发现,即使开始在泰国开展经营管理后,中国企业在跨境资金管理方面仍面临重大难题。大型企业在初期扩张时,面临企业注册和批准流程复杂耗时的问题,导致初始资本注入延迟;中长期经营时,主要面临高昂的银行手续费和交易成本,以及从中国汇出资金的延迟和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受访者将外汇管制法规视为最紧迫的问题,由于现金流资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它们容易受到监管限制和跨境支付低效的影响,对中小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影响尤为明显。
此外,外汇风险管理已成为在泰中国企业的关键金融需求。《报告》指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管理手段和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大型企业受访者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采用了多样化的方法,近一半选择使用远期合约,少部分使用货币互换,但仍有近一半表示未采用正式对冲策略。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在融资能力强的大型企业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结构化的外汇风险管理实践。中小企业的外汇管理手段使用率极低,大部分在没有正式对冲策略的情况下运营,使其在汇率波动面前十分脆弱。制约中小企业参与外汇风险管理的三大因素是:套期保值工具成本较高、获得复杂金融产品的机会有限、金融素养和内部资金管理能力不足。这为金融机构创造了明显的机会,包括开发简化且低成本的套期保值工具、打包式金融产品、数字化外汇平台、能力建设服务以及泰中银行联合融资机制,以支持中小企业的长期韧性和竞争力。
麦肯锡指出,随着企业出海商业模式日益多元化,在新模式下,企业境外融资与资金管理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一是企业境外融资困难,特别是跟随核心企业出海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与当地银行存在信息差,导致企业因缺乏优质资产抵押及信用,难以获得足额融资。二是企业需求差异化显著,大型企业对司库管理要求较高,而中小型企业更关注普惠性、便利性的跨境金融。
企业策略与金融机构角色
《报告》指出,对于中国出海企业而言,需要做好市场融入、文化适应、形象提升和合规管理等多个方面。一是积极融入当地市场,在产品销售端深入研究东道国消费者需求,在生产端积极帮助东道国提升本地供应链水平。二是深度文化融入,在宗教礼仪、管理方式、劳工关系等多个层面实现深度适应,摒弃“一刀切”管理模式。三是全面提升企业形象,在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社会责任、员工福利保障等维度实现提升。四是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注重合规管理,深入研究东道国法律法规体系。五是加强地缘政治风险管控,制定详细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机制。六是中国企业在东道国应充当生态建设者,而非仅仅是竞争者。七是重视中小企业合作需求。八是优化融资组合。九是专业化外汇管理。十是积极参与商业社群。
对于中国金融机构,《报告》指出,有境外机构的大型金融企业应构建服务企业出海的境内外综合服务体系,中小金融机构可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共建服务企业出海金融服务链。
麦肯锡建议,对于国内银行而言,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快速建立服务多样化出海企业的能力:一是加强与海外本地/区域银行合作。合作策略方面,选择客群、地域、行业等匹配的合作银行,确保国内银行所推荐的客户合作行有意愿、有能力服务与经营;二是建立灵活合作机制,包括白名单客户管理、风控能力输出、计价分润机制等,结合双方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合作行自身能力灵活协议。
(新闻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中企加速布局泰国市场 金融机构护航“走出去”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