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 跻身“双十一”,即时零售的变革不止是“一小时到达”
2025-10-26 18:41:25 来源:上观新闻
下班后回到家,若还想购置物品,只需打开手机上的外卖应用,输入所需商品,便会有骑手从周边的超市、商场取货并送货上门,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送达。这种名为“即时零售”的模式,在2025年阿里、美团等企业参与进来后迅速发展,今年首次在“双十一”消费大战中崭露头角。
作为一种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零售方式,即时零售正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前8个月,即时零售的交易额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涵盖的品类也从最初的生鲜、餐饮拓展到了数码、服装等领域。2024年12月,深圳市商务局发布了《深圳市推动即时零售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 - 2026年)》,明确提出了建设前置仓网络和配送基础设施等目标。
即时零售的兴起,是由消费需求和产业基础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购物场景变得更加零散,消费者逐渐从“提前规划”的传统购物模式,转变为追求“即时响应”的消费习惯,对“下单后立即拿到商品”的即时体验有着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平台技术、零售门店以及骑手运力等产业链环节不断完善,大数据算法实现了供需两端的有效对接,让“一小时送达”成为了现实。
即时零售的发展对传统零售终端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这一新业态,大多数线下零售门店需要从传统的纯线下经营模式,升级为“店仓一体”(即超市线上化)。据相关商业媒体分析,目前国内城市中的大型零售门店大多采用全店拣货模式,普遍存在库存与线下销售未分离的问题。与电商的独立仓库相比,多数线下门店要实现即时零售的适配升级,不仅要考虑营业面积、租金等成本,还需要对从拣货流程到库存管理的运营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即时零售的快速扩张,也会对现有的骑手服务体系造成冲击。与以生鲜、餐饮配送为主的单一场景不同,零售配送的节点将延伸至社区商超等各类终端,骑手的数量和日均配送量必然会大幅增加。此前各地出台的“骑手连续接单4小时需强制休息”等保障制度能否落实,直接影响着即时零售的服务质量和行业口碑。因此,零售企业需要重新构建库存管理体系,在确保即时履约效率的同时,也要保障骑手的安全。
即时零售的发展,不仅仅是商业形态的更新换代,更是一场影响零售格局的系统性变革。它将服务的时间维度提升到了“分钟级”,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不仅带来了“随需随用”的消费便捷,更是从“囤货担忧”到“即时满足”的生活品质提升;对于市场而言,它激活了本地商业的微循环,成为企业挖掘新增长点的关键赛道;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只有打破壁垒,实现平台、商户和骑手的多方协作,才能实现自我革新,让“即时”成为零售的新标签。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微言 | 跻身“双十一”,即时零售的变革不止是“一小时到达”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