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26日电(记者吴宇)近期,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按计划举行,展会现场集中展示了乐器行业的关键数据与创新成果。在全球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我国传统乐器和智能乐器双管齐下,不但稳固了我国作为全球乐器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的地位,更凭借“小而美、小而专”的特点,展现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活力。
本届展会规模十分可观,吸引了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7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14万平方米。智能乐器新品成为展会焦点:一款无头电吉他内置芯片和音频算法平台,支持高清采样以及多维度音色模拟,借助蓝牙传输和内置声卡设计,将多重效果器、模拟系统和演奏工具整合在一起,助力音乐人专注于创意表达;一款电子琴搭载新一代采样音源,搭配直观的中文输入和智能扩展接口,能提供集演奏、创作、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乐器协会公布的2024年行业数据显示,智能乐器成绩斐然。2024年,智能乐器实现营收56.55亿元,占规模以上乐器企业总营收近三成,实现利润3.61亿元,利润率达6.39%,在行业中位居首位。2024年全国乐器出口方面,对东盟市场的出口额增长了5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额增长近三成,获得了全球20多个主要乐器产销国的高度认可,中外乐器行业的多元合作日益紧密。
据了解,智能乐器是指融合了传统乐器特性和现代数字技术的乐器或音乐设备,主要涵盖智能电钢琴、智能电子琴、无弦吉他、空气架子鼓、智能吉他等。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乐器实现了自动伴奏、实时纠错等功能,能够显著降低乐器学习难度、提升演奏和娱乐效果、推动音乐创作和分享。
“未来,乐器行业从业者或许不仅要精通五线谱,还得掌握数字编程。”展会上的这一行业观点,让外界对未来乐器的形态、消费者与乐器的互动模式充满了期待。
中国乐器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乐器既是商品,也是文化产业和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作为“小而美、小而专”的行业,传统乐器和智能乐器共同发力,不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写照,也为全球乐器市场贡献了独特的中国力量。
(文章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从“懂五线谱”到“会编程” 上海国际乐器展勾勒行业未来方向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