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行,人民币走势稳中偏强
2025-10-27 11:48:53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10月27日电(葛佳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数据表明,10月24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呈现上涨态势。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达到97.55,较上周上涨0.47,创下2025年4月以来的新高;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3.64,周涨幅为0.57,同样为2025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1.91,按周上涨0.42,也刷新了2025年4月后的记录。
上周(10月20日至24日),美元指数先涨后盘整。周初,美元指数一度突破99关口,但由于美国9月通胀数据增强了市场的降息预期,美元指数短线下跌,最终收于98.94,全周微涨0.39%。多数非美货币表现疲软,其中日元兑美元下跌1.5%,欧元兑美元下跌0.2%,英镑兑美元下跌0.86%。
人民币方面,上周在岸人民币夜盘收于7.1215,全周累计下跌5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夜盘收报7.12621,全周累计下跌6.9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28,全周累计调升21个基点。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呈现强势,中间价持续升值并创下年内新高,这对汇率市场预期起到了支撑作用。在美元指数升值的背景下,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同步升值至97.55,达到2025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从逆周期因子角度看,10月以来其对中间价的升值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
回顾2025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表现,一季度,人民币中间价从7.19附近波动升值,整体围绕7.17上下波动;进入二季度,人民币中间价一度走弱至7.21关口以下,最低达到7.2133。在触及贬值低点后,人民币中间价再次开启升值走势,突破多个关口后逼近7.10,并成功突破该关口。从全年来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年内涨幅已超过900点。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研究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认为,后续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将继续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市场预期,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波动。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会议上降息一次,且中美经贸关系将保持稳定,预计人民币汇率仍有望保持较强的波动态势。
李刘阳表示:“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也提到,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全球经贸和货币体系的重构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新态势。”依托中国强大的实体经济,企业可以在贸易结算和计价领域加大人民币的使用力度,并吸引外资通过金融市场增持人民币资产,形成完整的人民币循环生态。
对于人民币后续走势,李刘阳指出,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较为稳固,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将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趋于平衡。外管局表示,9月上中旬净结汇较多,下旬结售汇差额趋向平衡。10月以来,银行代客结汇和售汇基本相当,外汇市场供求总体平衡。“净结汇规模稳定可能表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较为稳定,例如人民币汇率隐含波动持续处于年内低点,境内外汇存款在9月减少,这可能显示以往积累的外币资金结汇倾向增加。”
【国内方面】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了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对中外媒体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个重要经贸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的批准程序。李成钢介绍,在过去两天里,中美经贸团队就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进一步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禁毒合作、进一步扩大贸易、出口管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和交流,并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切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美方的立场较为强硬,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十分坚定。”李成钢表示,此次磋商中,中美经贸团队始终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10月26日,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自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全面加强了金融监管,持续深化了金融改革开放,维护了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报告提出,下一步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加大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的协同联动,合理运用现有的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精准有效地推动金融支持重点产业的提质升级。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1 - 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7.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1.3亿千瓦,同比增长45.7%;风电装机容量为5.8亿千瓦,同比增长21.3%。1 - 9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368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51小时。
·9月份,消费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推进,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为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降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降低约25个基点。
【国际方面】
·美国政府“停摆”后公布的首份重要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高于8月的2.9%,但低于市场预期。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9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也上涨3%。该数据可能是美联储10月28日至29日货币政策会议前能获得的最后一个重要官方经济数据。数据公布后,市场已完全消化了美联储年内剩余时间两次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
·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两周,目前仍无短期内结束的迹象。与此同时,共和、民主两党之间的分歧依然存在,共和党提出的短期拨款法案14日在参议院第八次未获通过。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公布一份清单,列出他要削减的“民主党项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小幅上调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IMF指出,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较今年7月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2026年将增长3.1%,与7月预测值持平。
·日本总务省2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9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9%至111.4,连续49个月同比上升。
·美国银行将明年黄金和白银价格预期分别上调至每盎司5000美元(平均为每盎司4400美元)和每盎司65美元(平均为每盎司56美元)。并表示实体白银市场的极端失衡可能在某个阶段恢复正常,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性。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原标题: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行,人民币走势稳中偏强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