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专访|富邑葡萄酒集团Parks:葡萄酒业“气候风土”迎考
2025-10-27 17:11: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于北京报道,全球气候变暖正极大地改变着葡萄酒的“风土”,也就是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条件。从种植、酿造到消费,葡萄酒行业正加速迈向全面绿色转型之路。
作为全球知名的葡萄酒企业,富邑葡萄酒集团(Treasury Wine Estates, ASX: TWE)旗下拥有奔富(Penfolds)、酝思(Wynns)和达欧酒庄(DAOU)等众多产品。其最新财报显示,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富邑葡萄酒集团净销售收入达到29.38亿澳元。而在奔富2025财年10.74亿澳元的净销售收入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贡献了近七成的收入。
面对这一行业气候的重大挑战,在由中国酒业协会、澳大利亚葡萄与葡萄酒协会主办,富邑葡萄酒集团联合协办的 “中澳葡萄酒人才交流项目”期间,富邑葡萄酒集团全球可持续发展总监Michael Parks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
Michael Parks表示,亚洲葡萄酒市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难题,比如供应链协同效率不高、水资源管理压力大、气候变化对葡萄种植产生不利影响,以及消费端回收体系不够完善等。要实现可持续转型,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各方长期合作,包括种植者、生产商、政策制定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
葡萄酒企气候适应迎考
《21世纪》:从亚洲市场的角度来看,当前葡萄酒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难题集中在哪些方面?和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葡萄酒行业在可持续转型中有哪些优势?
Michael Parks:从亚洲市场来看,葡萄酒行业可持续发展目前还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供应链协同效率的提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气候变化下葡萄种植的适应性调整,以及消费端回收体系的健全等。
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在于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与价值提升”转变的阶段。政策上,中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产区扶持等措施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消费层面,新一代消费者更看重产品背后的可持续价值,为高端化、绿色化产品带来了市场需求。此外,中国发达的数字化环境为可持续理念的传播和消费者教育提供了高效途径,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种植环节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对气候挑战。
行业普遍认为,可持续转型需要产业链上下游长期协作,包括种植者、生产商、政策制定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21世纪》:葡萄酒的口感是否容易受到极端气候(如干旱、高温)和种植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影响?
Michael Parks:葡萄酒的风味和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土”(Terroir),即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极端气候(如干旱、高温)可能导致葡萄成熟度不均、酸度降低或风味浓度改变,而生物多样性减少则可能影响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葡萄的质量。
为应对这些挑战,行业通常采用技术手段增强抗风险能力,例如安装遮阳棚系统缓解高温压力、优化灌溉技术应对干旱,并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植株健康数据动态调整种植策略。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葡萄品质,但从长期来看,仍需要系统地应对气候风险。富邑葡萄酒集团在位于巴罗萨谷的寇兰山(Koonunga Hill)葡萄园投资100万澳元搭建了封闭顶篷系统;同时,也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积极探索先进方法,并利用尖端技术实时监测天气、土壤湿度和葡萄藤健康状况。
《21世纪》: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种植业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Michael Parks: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措施已深入融入种植和生产的实际操作中。当前的重点是进行系统整合和大规模推广,从灌溉调度到葡萄园更新规划,都要纳入长期的气候韧性框架。
为应对不同升温情景下的实际风险,富邑葡萄酒集团依据气候模型和情景分析,制定了分层级的适应方案,涵盖从短期运营调整到长期战略转型的多级响应机制。在葡萄栽培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葡萄栽培方面,重点关注水资源管理,通过给水坝加装覆盖物和衬砌、推广自动化灌溉以及使用智能水表,切实提高用水效率和资源可追溯性。面对日益频繁的霜冻、高温和强日照等气候挑战,种植端逐渐采用防霜风扇、优化树冠结构和设置遮阳网等措施。同时,更加重视土壤健康,采用覆盖作物和科学轮牧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生态恢复能力。面对气候压力,葡萄园也在积极调整——从行向、树干高度到植株间距都逐步优化,并引入更耐旱、耐热的新品种和砧木,通过评估新种植区和建立多产区采购机制,分散气候风险、增强供应链韧性。
在酿造和生产环节,酒厂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的抗风险能力,包括提高防火防洪能力、更新罐体保温和温控系统、优化雨水管理设施等。为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酿造期缩短,运营连续性措施也在不断升级,包括提高酒窖环境控制精度、引入烟雾污染监测和应对设备。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样受到重视,户外作业遮阳、热应激管理体系和关键场站气候控制等措施正在逐步推广。
《21世纪》:目前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可再生能源替代进展如何?
Michael Parks:2021年,富邑葡萄酒集团制定了全面转向100%可再生电力的目标。当时,企业范围1与范围2碳排放中约60%来自电力消耗,因此采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减排的重点。目前,集团已在全球运营中全面使用可再生电力。
为实现2030年范围1与范围2净零排放目标,集团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建设现场太阳能系统、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推广LED照明技术、试点电动和混合动力设备,以及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确保包括富邑上海办公室和宁夏望月石酒庄等20人以上规模的办公场所,均已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供应。
数据显示,自2021财年以来,集团的总电力消耗减少了15.7%,总能源消耗减少了18.9%。富邑葡萄酒集团很大一部分电力消耗与维护支持运营的基础设施和系统有关,酒庄超过70%的总电力消耗可视为基本负荷,即用于与葡萄酒产量无直接关联的日常运营所需。
轻量化包装与闭环运营是范围3减碳抓手
《21世纪》:葡萄酒企业在推进循环经济时,最需要克服的产业链协同障碍是什么?对全链条循环试点有什么建议?
Michael Parks:循环经济在葡萄酒行业面临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产业链协同困难,包括不同地区回收体系、标准化基础设施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向循环经济转型的举措,为葡萄酒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这意味着要从“开采、生产、废弃”的线性模式,转变为将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例如,富邑葡萄酒集团在循环经济方面的目标是到2026年6月底,在产品包装中减少5000吨玻璃的使用量。一方面,集团与玻璃制造商合作,制定轻量化瓶型的行业标准,评估其获取回收碎玻璃(行业内称为“碎玻璃料”)的能力,同时考察其脱碳计划的实施情况。另一方面,近年来集团还与核心包装供应商在澳大利亚南澳州的巴罗萨谷生产基地推行闭环包装运营模式,该基地目前的整体回收率已达97%。此外,该基地还回收处理废水和雨水,用于葡萄园的灌溉。
集团在旗下多个品牌的起泡酒中取消了酒帽,提高了包装的可回收性并减少了复合材料的使用。酒帽通常含有铅聚合物复合层和PVC标签。在2025财年,超过650万瓶起泡酒去除了酒帽,减少了14吨以上复合材料的使用,预计在2026财年将继续节省更多材料。
《21世纪》:富邑葡萄酒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与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相契合?如何通过供应链协作平衡商业目标和社区价值?
Michael Parks:富邑葡萄酒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与中国在生态保护、绿色低碳等方面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并将水资源管理、包装循环利用等问题作为重点落实领域。在业务实践中,集团强调引导理性消费,积极参与地方社区建设,并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支持中国推动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集团注重以赋能和协同发展为基础,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当地社区创造可持续价值。
在供应链合作方面,集团已逐步建立起超越传统交易的协同生态体系,包括与本地经销商、零售商共同制定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市场策略。同时,集团凭借在全球市场的经验和实践,助力中国本土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21世纪》:在范围3减碳方面,富邑葡萄酒集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具体合作模式是什么?
Michael Parks:在范围3碳排放管理方面,富邑葡萄酒集团正在系统识别主要排放源和特征。由于该领域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供应链协作、提高数据质量,并及时与供应商共享信息。例如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帮助供应商明确数据收集要求和流程,以及界定各方责任。
富邑葡萄酒集团制定的《负责任采购准则》明确要求所有供应商在商业合作中遵守尊重人权、员工福祉(包括薪酬标准、工作条件和工时)、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和反歧视等基本规范。目前,该准则已纳入供应商筛选体系,为集团的合作责任制落实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如果在评估中发现供应商的实际行为与准则要求存在差距,富邑葡萄酒集团将优先与供应商共同整改;如果多次未能达到标准或缺陷无法弥补,则可能终止合作。
《21世纪》:中澳葡萄酒人才项目已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实训模块,未来富邑葡萄酒集团在中国的ESG规划中,如何在人才项目中培养学员的长期可持续管理意识?
Michael Parks:为推动葡萄酒行业可持续发展,中澳酿酒师沉浸项目通过实践操作和技术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新一代酿酒人才,其中特别设置了富邑葡萄酒集团全球可持续发展专业团队的专属交流环节。项目还包括多项重要活动,如酒庄实地考察学习、与行业专家和学术界人士交流、主题研学考察,以及参与有影响力的商业和行业活动等。
该项目与富邑葡萄酒集团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承诺高度契合,核心目标是为未来打造具有韧性、注重环保的葡萄酒产业生态。这一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交流学习项目,是集团在中国践行ESG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跨境合作交流、推动可持续理念融入行业运营,并为葡萄酒行业的长期韧性做出贡献。未来,富邑葡萄酒集团将继续与合作方携手,将可持续管理作为酿酒师人才培养的关键方向之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21专访|富邑葡萄酒集团Parks:葡萄酒业“气候风土”迎考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