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2025年,我国云服务市场正从“资源供给”迈向“价值创造”阶段。伴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持续创新,对算力的普惠化、场景化、生态化需求日益显著。业内人士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催生出全新需求,促使云计算服务从“云上AI”“AI入云”迅速迭代至“云智一体”,传统的通用云计算正加速与智能计算融合,借助“云”与“数”为各行各业提供灵活、高效的服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蓝皮书(2025年)》表明,云计算服务呈现出AIIaaS、AIPaaS、MaaS、AISaaS、AIMSP等全产业链的演进态势,协同推动AI技术从基础设施到商业价值的全流程转化。未来,AI向全社会的深度融入将为云服务产业带来持续的市场需求。
从厂商角度来看,头部厂商格局基本稳定,中腰部厂商试图凭借细分领域打破现有格局。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全栈AI云服务(公有云)市场报告2025H1》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全栈AI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59亿元,其中阿里云以30.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百度智能云以22.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头部厂商已构建起从芯片、算力、模型到应用的自主研发闭环。在算力平台方面,依靠各自的算力调度平台,对资源储备、模型开发、模型训练进行布局,以满足市场对大模型落地应用的需求;在模型服务方面,提供涵盖模型调用、开发到数据智能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例如,在芯片领域,百度智能云开启了全自研3万卡集群,推出了昆仑芯超节点。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云服务从“通用化”向“场景化”的深度拓展。云服务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正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同时,智能体服务等新兴商业模式带动了云计算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共进。
“数据安全是保障AI云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在2025可信云大会上提出,云平台承担着数据汇聚、存储、计算与流转的重要任务,建议从标准、生态、企业三个维度共同营造AI云安全可信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