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制茶世家的资本答卷:八马茶业上市背后的三重飞轮
2025-10-29 14:52:13 来源:新京报
10月28日,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茶行业在标准化与品牌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过去28年里,八马茶业(6980.HK)的商业模式不断迭代,市场扩张能力也得到了阶段性的验证。面对中国万亿规模茶市场长期存在的“大行业、小企业”结构性难题,八马茶业凭借独特的商业实践,成为全国连锁规模最大、高端品牌影响力最强的企业。
此次八马茶业新股发行,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达2680.04倍。公司发行价定在50港元的上限,上市首日收盘时股价大涨86.7%,报93.3港元,市值突破近80亿港元。
在市场热情高涨的背后,这家拥有三百年制茶历史的世家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又会给中国茶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
三大飞轮——解码八马茶业的核心“护城河”
中国茶叶市场高度分散,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以2024年茶叶销售收入计算,中国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参与者的合计份额仅约5.6%。
八马茶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历经资本市场的重重考验,最终成功登上国际舞台,其底气源于招股书中呈现的多项行业“第一”地位以及稳健的增长数据。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已确立绝对领先地位:截至最新报告期,八马茶业的茶叶连锁店数量位居全国之首;按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和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
此外,八马茶业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核心竞争力,成功打破了中国茶行业“有品类、无品牌”的传统困境。尤其在红茶、岩茶、铁观音这“三大名茶”领域,公司在销售收入上优势显著,成为消费者心中高端好茶的代表。其中,八马的铁观音销售收入连续10余年全国领先;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全国排名第一。
深入探究背后的驱动力,可以发现产品、渠道和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形成了强大的飞轮效应:
品质为王:品质好茶与品质好店双轮驱动
八马茶业源自拥有近300年制茶历史的家族,技艺传承历经十三代。据悉,公司现任董事长王文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遗”技艺的加持,结合对优质原料的严格把控,为八马茶业的产品赋予了无可比拟的核心竞争力。
在品牌战略方面,八马茶业秉持“品质为王”的核心理念,围绕“品质好茶”和“品质好店”两大核心展开经营。
品质好茶离不开好产地、好技艺和好设备。多年来,八马茶业坚持扎根全国各大正宗原产地,通过严苛的“好茶四大标准”和“三大选品标准”,打造超级工厂并升级智能化生产线,全力以赴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茶叶。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对原料质量的严格要求,是其在红茶、岩茶、铁观音等核心茶品类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产品的高溢价能力和稳定的复购率,也奠定了公司在高端市场的领导地位。
品质好店则注重好形象、好服务和好体验。近年来,八马茶业全力打造遍布全国的私密性高、格调高雅的商务会客厅式门店,使八马连锁店成为消费者的“城市会客厅”。根据Chnbrand发布的2023 - 2025年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品牌排名,八马茶业已连续3年位居茶叶连锁店榜单首位。
公司还建立了严格的加盟商筛选和培训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将门店营运标准体系输出给直营店和加盟商,并在全国25个城市设立了25个实训基地,培训内容涵盖产品知识、服务规范、SOP和销售规范等,为门店服务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渠道为基:“直营 + 加盟”驱动“千城万店”网络
在高度分散、夫妻店众多的传统茶业市场,八马茶业凭借独创的“直营 + 加盟”连锁专卖店体系,成功实现规模化扩张,构建了强大的渠道壁垒。据招股书披露,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八马在全国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份,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这是其“千城万店”战略的成功体现。可以说,从南国到北疆,从沿海到高原,只要有市场的地方,就有八马茶业的身影。
据招股书显示,为支持加盟商发展,八马茶业通过集中采购、统一生产加工和物流配送,增强议价能力,降低成本和损耗,提高运营效率,让加盟商从中受益。
招股书数据表明,八马茶业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80家增加到2024年的116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与八马茶业合作三年以上的加盟商有778家,占加盟商总数的63.4%。
由此可见,八马茶业秉持与加盟商互利共赢的理念,有效解决了茶行业销售渠道的短板问题,为加盟商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后盾。这一渠道模式也保证了公司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增长,成为支撑其市场估值的重要基础。
技术赋能:超级工厂破解非标难题
众所周知,传统茶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非标准化,而八马茶业正通过技术投入打破这一瓶颈。
据悉,公司持续投入资金建设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线,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超级工厂”,拥有曾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的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以及全球首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这些技术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光电过滤装置和滚筒匀堆装置,确保了茶叶风味的稳定,解决了非标难题。
此外,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八马茶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中国茶行业标准,将传统的手工经验转化为现代化的质量控制指标。对技术和标准的投入,是八马茶业突破传统茶企规模化瓶颈、实现“三大名茶”销量第一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其未来提升盈利能力和品牌美誉度的关键支撑。
上市后的新增长蓝图与考题
八马茶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不仅是其自身商业模式的成功,更是推动中国茶行业深度整合的资本杠杆。此次上市,资本的杠杆效应已经显现,而八马茶业能否从“千城万店”战略布局迈向“成为世界第一茶企”的愿景,还需客观评估其在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成长型考验”。
此次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清晰地展现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十年增长路径的长远规划。公司主要将资金战略性地投入到以下三个关键领域:
首先,加快渠道网络的高效拓展,特别是在高线城市建设品牌旗舰店,并通过加盟体系加深在低线市场的覆盖;其次,大规模投入供应链和智慧工厂的智能化升级,持续巩固“八马质量”的标准化壁垒,实现规模化和高质量的同步提升;
最后,用于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推广,提高中国茶文化在全球市场的认知度。在国际市场推广方面,将优先选择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合适国家作为出海试点,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提升八马的国际影响力。
这一前瞻性的规划有望为八马茶业的长期增长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上市资金也为其在行业整合期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
展望未来,八马茶业站在中国茶行业高速发展的风口浪尖。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中国茶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元人民币。此次登陆港股,无疑是八马茶业在激烈竞争中巩固龙头地位、加速市场整合的关键一步。
随着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的发展战略,在巩固乌龙茶、红茶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白茶、普洱茶等其他名优茶品类,并凭借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有望成为引领中国茶走向世界的旗舰品牌。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三百年世家的深厚底蕴、全国领先的渠道规模和持续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八马茶业有望持续实现其投资价值。
(文章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三百年制茶世家的资本答卷:八马茶业上市背后的三重飞轮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