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丁雅雯)10月29日下午,“金融向新融智未来——金融与科技双向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作为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的一部分,在北京顺利举行。在此次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正式发布了一款针对小微企业科技属性探查的平台——“科创雷达”。
“科创雷达”是中国建设银行为了精准识别和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而打造的数字化工具集成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行研图谱、科创评分、专利估值等功能模块,达成了科技企业探查、评价和服务的一体化智能运营。
中国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培育的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0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九成。
“不过,科技型小微企业通常存在信息不透明、以轻资产运营、技术门槛较高等情况,导致传统银行业务模式难以充分满足其融资需求。”上述负责人提到,针对这一难题,中国建设银行构建了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科技为核心工具、平台生态为主要载体的普惠金融数字化服务模式,并把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普惠金融的重点领域。“科创雷达”正是这一模式的重要实践成果。
据悉,“科创雷达”拥有“行研图谱”“科创评分”“专利估值”三项核心功能。其中,“行研图谱”能够全面展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技术以及产品布局,助力用户分析行业趋势和发展潜力;“科创评分”依据企业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等多维度数据,构建专属评价模型,挖掘那些未被列入官方科技企业名录但具有创新潜力的小微企业,为信贷决策提供依据;“专利估值”首创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方法,实现了知识产权押品估值从依赖“外部评估”转变为自主“内部评估”、从“人工评估”转变为“线上模型评估”,显著降低了科技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目前,“科创雷达”的创新价值已得到行业认可,先后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以及2025年《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企业贷款技术实施等奖项。
在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方面,自2018年起,中国建设银行就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编制并发布普惠金融系列指数。截至目前,该指数已连续发布67期,累计阅读量超过1.7亿次,成为市场判断小微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参考。
展望未来,中国建设银行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借助“科创雷达”等金融科技平台,加强对科技产业的精准扶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