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麒牧:拼多多通过消费平权激发了消费潜力
2025-11-04 11:02:33 来源:中国经营报
当下,一年一度的“双 11”电商大促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网络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早已突破 30%。
“2015 年左右,阿里、京东专注于东部城市市场,而拼多多则选择从城镇、乡村入手,把握住了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历史性契机。”10 月 28 日,在中国经营报社、中经传媒智库联合举办的“新十年新引擎——新电商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数实融合 50 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指出,拼多多在农村电商、西部电商领域发力,借助消费平权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拓展,激发了消费潜能。
不同电商平台在定位和模式上存在差异。在胡麒牧看来,过去十年,由于产业发展阶段、平台进入市场的时机、平台自身技术能力以及团队经验各不相同,电商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2015 年拼多多成立时,国内电商市场格局已相对稳定,因此拼多多选择从下沉市场切入,同时回归电商的本质。
电商西进
近年来,电商助农、电商西进成为传统电商产业突破发展的新现象和新趋势。“这并非单纯地将东部产品销往西部或下沉市场,而是消费与产业的双向赋能,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配置市场和生产要素,以获取更大范围的规模效益。”胡麒牧表示,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时,国内发展越均衡,市场规模就越大。
电商产业为何要西进?胡麒牧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电商进入下半场,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西部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量市场;其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在成本和融资政策等方面为产业链带来诸多便利;其三,西部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其四,东部制造业的转移。西部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且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平台需要贴近市场进行布局。
“电商西进实际上推动了内循环的扩大,因为东西部发展更加平衡时,市场总规模必然会扩大,这对于我们应对外部冲击、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胡麒牧说道。
电商若要西进,必须具备相应条件。胡麒牧认为需满足以下四点:首先,多年来电商开展了诸多工作,培育了西部消费者的线上消费意识,使更多人养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其次,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消费意愿和消费预算,提升了消费基础;再次,基础设施的完善,无论是新基建还是传统基建,都为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数字技术的进步,从早期的大数据到如今的人工智能算法,使整个产业链能够协同发展,形成规模经济。
在具备布局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解决一些痛点问题。在胡麒牧看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例如,能否通过平台算法的迭代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精准匹配;能否改善消费体验,毕竟电商最终要回归到提升用户体验上;电商平台进军西部时,如何通过消费补贴打开市场,形成规模经济。
“我们观察到像拼多多这样进军西部的电商,率先通过大额补贴,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规模经济,成本降低后吸引了更多资源聚集,众多商业模式得以成功运行并实现盈利。”胡麒牧表示,拼多多自 2019 年起推出百亿补贴、千亿扶持政策,这与它的战略相关。其一,拼多多专注于深耕电商业务,未进行跨界布局;其二,它没有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线上线下的推广宣传中,而是将资金直接用于补贴消费者和产业端,让产业链上下游有能力和更多资源开展业务。
回归电商的本质
近年来,拼多多迅速崛起,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拼多多崛起的原因也成为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拼多多的成功,得益于天时地利。”胡麒牧表示,一是拼多多战略聚焦,2015 年成立时,市场融资环境良好,但它抵制住诱惑,未追求大而全的布局,而是专注于电商业务,实现人员结构专业化、资源集约利用。
二是可能存在被动因素,2015 年电商市场已基本成熟,到 2018 年、2019 年传统电商市场逐渐触及天花板,因此拼多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和增长点,选择从助农和扶持中小商家做起,率先布局并取得了成效,获得了先发优势,在数字经济领域先发优势至关重要。
三是拼多多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营销、推广活动,而是将营销资源直接用于补贴商户以降低成本,或直接补贴消费者。“拼多多回归了电商的本质,思考的是如何将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便捷、高效地送到消费者手中。由于切实降低了电商成本,拼多多得以发展壮大。”胡麒牧说。
四是拼多多独特的“拼”模式和社交电商,实际上是追求二次规模经济或订单整合,通过将个性化需求整合为统一需求,为商家创造了局部规模经济。
“这种模式有助于拼多多快速扩大用户群体,共同提升 GMV。”胡麒牧表示,“拼”模式让用户在消费过程中获得乐趣,同时叠加二次规模经济,使得拼多多的生态不断发展壮大。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胡麒牧:拼多多通过消费平权激发了消费潜力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