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光标潘飞:人依然是AI时代最重要的因素
2025-10-28 09:50:4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人工智能正深刻变革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与商业模式。作为营销行业的领军企业,蓝色光标在AI领域的布局格外引人关注。
蓝色光标首席执行官潘飞近期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介绍了蓝色光标在AI方面的实践成果,还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见解与思考,为行业提供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智能转型范例。
在AI赛道全速前行
潘飞认为:“我这辈子从未见过一项技术像AI这样,迭代速度如此之快,几乎每周每月都有新变化,对营销行业的影响如此巨大。”
潘飞表示,营销是人工智能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AI对营销行业的重塑并非是“渐进式的改良”,而是“颠覆性的重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营销行业都是AI商业化的重要参与者,但这种“红利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他预测,3年后,高科技公司的重心将全面转向AI原生商业化,一批专注于AI商业化的创业公司将迅速崛起。
潘飞称:“未来3年,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奔跑,积极拥抱AI,勇于尝试并接受错误。”他认为,对错误的包容程度将直接决定企业在AI时代的生存能力。即便当下的投入可能存在偏差,也要给错误足够的空间和耐心,因为未来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很可能源于当下的一些“不完美”尝试。
这种紧迫感在蓝色光标的具体实践数据中也有所体现:过去三个季度,蓝色光标通过AI驱动和赋能实现的收入达到24.7亿元;以API方式接入大模型的Token调用量已超过6000亿,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突破万亿;AI人才团队规模已达500余人,涵盖了产研科技类人才和AI Native种子人才。
潘飞表示:“这些数据证明了我们在AI赛道上的全力奔跑。”随着多模态和视频模型的爆发,这些数据未来可能会实现每年翻倍增长,蓝色光标已经明确了更细致的衡量标准和更清晰的发展方向。
AI战略的“五个发力点”
当许多行业企业还停留在“利用AI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初级阶段时,蓝色光标已将AI战略提升到“构建全链路智能”的层面。潘飞透露,蓝色光标的AI布局围绕“五个发力点”展开,从短期目标到长期基础建设,形成了一套涵盖“收入、客户、效率、技术、组织”的完整推进体系。
第一个发力点是“三个小目标”,为AI发展设定了清晰的阶段性方向。其中最核心的目标是在2026年至2027年实现“真正由AI驱动的百亿收入”。此外,蓝色光标还计划将内部AI客户渗透度提高到70%以上,并将“用AI重构繁琐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即便对于营收规模即将迈向千亿元的蓝标来说,“降本增效”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第二个发力点是持续投入AI Native基础建设。潘飞表示:“Token调用量只是我们内部的一个基础衡量标准,更重要的是在从数据标注到AI应用训练的全流程中,实现能力沉淀和数据回收。”广告投放后的数据分析与回收是基础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让AI“越来越智能”的关键。目前,蓝色光标已在投放数据回收领域取得突破,为后续AI应用的迭代和能力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个发力点是今年年底即将落地的“端到端全自动化”场景。潘飞透露,蓝色光标已经确定了两个率先实现的核心场景:达人营销和全球化广告投放。以达人营销为例,从前期的数据洞察、达人选号,到中期的内容生成、广告投放,再到后期的数据回收与复盘,都将由AI自主完成。为了验证效果,蓝标内部专门设计了AB测试:一路由高级人类员工完成完整投放流程;另一路由AI全程驱动。潘飞表示:“哪怕过程中会犯错、浪费钱,也要让AI大胆自主决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辅助’到‘主导’的转变。”未来,蓝色光标约90%的业务场景将逐步走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或半自动化。
第四个发力点是在多模态领域发力。潘飞介绍:“AI视频生成能力是我们当前的重点突破方向。”蓝色光标将继续与全球顶尖的视频模型公司深入合作,同时将自主研发的“BlueAI”打造成集团核心AI驱动引擎。
第五个发力点是对内部原生组织进行创新重构。目前,蓝色光标已经组建了多个10人规模的AI超级团队,分别专注于整合营销、广告投放等细分领域。潘飞说:“我们希望在未来一两年内,能分享这些小团队如何创造百亿元营收、如何服务过亿级复杂大项目。”
“人+AI”是当前提升效率的主流模式
在谈及AI时代的人才培养和风险管控时,潘飞提出了与传统营销时代截然不同的理念——管理者要有“创业者心态”,员工要有“领导AI的能力”,整个组织要有“打破边界的勇气”。他认为:“人依然是AI时代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AI尚未进入线性加速阶段之前。”
潘飞觉得,AI时代的管理者如果不能以创业思维应对变革,就很难抓住机遇。“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会成为当下的负担,路径依赖会让人忽视AI带来的新可能。”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工作内容已从“与数据和人打交道”转变为“领导AI数字员工、实现人机共生”。无论是AI Builder、AI工程师还是AI Master,都需要同时具备数据思维、AI创造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关于人才选拔标准,潘飞提出了三个核心维度:一是迭代速度快,敢于摆脱路径依赖,“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调整工作方法”;二是主动进行人机交互,“自己都不懂AI,就无法具备AI时代的审美能力,更谈不上领导AI数字员工”;三是打破边界感,“移动互联网时代把岗位划分得过于细致,AI会打破这些僵化的分工,未来的人才要懂数据、懂AI、懂团队协作,能够跨领域解决问题”。
潘飞对比了两种选择:“真正全面投入AI意味着要投入基础建设、沉淀数据、回收数据,这个过程可能会暂时降低组织效率,甚至短期内看不到直接收益。”如果只想获取短期利益,可以放弃长期基础建设,依靠AI创作者和使用大师服务客户,短期红利确实明显;但要想在AI时代长期立足,就必须深入到组织、数据、模型和基础建设层面。“蓝色光标选择后者,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短期红利,而是未来在AI营销领域的话语权。”
他认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AI的创造力会超越人类,但在此之前,‘人+AI’的模式仍是提升生产效率的主流。”行业内很多人对AI感到焦虑,但真正的AI原生商业模式尚未出现,“只要以开放的心态持续迭代,就有可能在AI时代赢得全新的未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蓝色光标潘飞:人依然是AI时代最重要的因素
郑重声明:信查查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